原標題
惠城始終把文明創建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助力城鄉品質提升
硬舉措夯實文明基礎工程 軟服務贏得群眾的好口碑
一座城市的文明在哪里?在往來有序的交通里,在耳濡目染的熏陶里,在志愿互助的溫暖里,在有呼必應的服務里,在共建共享的參與里……
近年來,惠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始終把文明創建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堅持“市區一體”理念,集中人力物力,扎實推進文明創建各項工作,讓文明成為城市名片,助力提升城鄉品質。
日前,惠城區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交流會召開,通過座談交流,推動文明城市創建重點工作。接下來,惠城將以硬舉措夯實文明基礎工程,以軟服務贏得“群眾的好口碑”,延伸文明的觸角,形成更多溫暖的文明場景,讓更多生動的文明細節市民群眾可感可觸,讓惠城城鄉更美更好更文明,助力打造“四個惠城”和全面建設一流中心區。
惠城區風光。
常態長效開展文明創建
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是系統性工程,是對一座城市的全面考量。會議強調,要堅持高位謀劃。堅持文明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各鎮(街)各部門“一把手”要高度重視、親自謀劃,區文明辦要加強統籌部署,站穩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以文明創建來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建設品質惠城,讓群眾切切實實共建文明城市共享文明成果。
會議指出,要強化督查落實,對于督查發現的問題要第一時間認領、整改、反饋;要突出常態長效,常態化開展文明創建,探索文明創建長效機制,做好破損路面修復、三線整治、文明停車等工作,并加強隊伍培訓,持續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能力;形成市、區、鎮(街)聯動的格局,優化“鎮街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凝聚強大創建合力。
會議要求,持續宣傳引導,發揮好各宣傳載體力量,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和可觸可感的細節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文明城市創建的溫度和情懷,發動更多市民群眾支持、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真正讓文明城市創建理念入心入腦,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會議研究部署了惠城區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有關工作情況,對存在問題進行針對性點評;橋西街道麥地社區、江南街道埔前社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小金口街道、區住建局等派出代表作交流發言。
構建文明創建剛性制度環境,持續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能力
據了解,接下來,惠城區將多措并舉全力創建文明城市。將進一步強化督查力度,成立專項督查組,由分管區領導帶隊,專項督查集貿市場、文明交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以“紅黑榜”、督查周報等形式進行通報,要求限期整改達標。同時,將問題整改進度和文明城市測評失分情況與年度考核掛鉤,失職嚴重的問責追究,形成有責必擔、失職必究、倒逼落實的文明創建剛性制度環境。
打牢“城市基底”須“強筋健骨”。接下來,惠城將強化基礎建設,各鎮(街)各部門在城市治理中要以閉環管理、全鏈服務的思維,事前干預介入、事中及時處置、事后總結反饋,持續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能力。尤其是要確保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停車格施劃工作有序開展,做到應劃盡劃。在社會治理方面,穩步擴大公共安全設施覆蓋面,嚴格落實居民小區、集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人防、物防、技防和消防措施,深化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確保不留死角;結合交通秩序治理,突出整治車輛亂停亂放、行人亂穿亂行、非法營運等突出問題,綜合運用宣傳、勸誡、處罰等多種手段,教育引導市民群眾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樹立文明交通的良好形象。在環境衛生方面,要深入開展市容環境整治活動,抓好“臟亂差”綜合整治工作,持續加大對背街小巷、建筑工地、城鄉接合部等衛生死角的整治力度,消除占道經營、亂涂亂貼、亂扔亂棄等不文明現象。
持續發動群眾,真正實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創建文明城市絕非“干部在干、群眾在看”的工作;莩菍⑼ㄟ^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
志愿者是城市溫暖而強大的力量;莩菍⒊掷m壯大志愿服務隊伍、加強志愿服務培訓,常態開展城市清潔、文明勸導等文明創建志愿服務活動。
同時,用好“兩中心一平臺”(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學習強國),發動線上線下力量,開展全方位、廣覆蓋、多形式、常態化、高密度、大視角的創建宣傳,發動更多市民群眾參與文明城市創建。
通過精心設計一批現代氣息濃厚、體現惠城特色,與城市景觀協調統一的宣傳載體,打造一批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宣傳內容的城市廣場、公園、街道,制作一批突出惠城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的文明微電影、微視頻,進一步提高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通訊員劉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