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
廣東衛視《廣東新聞聯播》播出的
《廣東:堅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大力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報道了博羅優化營商環境
實現百億級項目落地的速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要下功夫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準一些,久久為功”?倳浀恼佌佒敢,為廣東謀劃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指明努力方向、注入磅礴動力。今年的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邁進。
清遠英德
清明前后,一場春雨淋在了清遠英德蔥郁瑩潤的茶山上,茶樹間,茶農巧手飛舞將一片片鮮茶采入懷中。
村民陳用梅是“采茶大軍”中的一員,她說自從家門口有了茶葉產業園,照顧家庭的同時還能有不少收入,生活也越過越好。
當地村民 陳用梅:
我在家帶娃
然后有空就過來摘茶
蠻好的 我覺得
又可以帶娃
又可以賺一點小錢
特色產業不僅給村民帶來新的盼頭,也為當地高質量發展帶來希望。在英德一家茶企的生產加工車間,一批批嫩綠的茶青被送入流水線,萎凋、揉捻、發酵、烘干這些原本需要大量人力的生產環節,在計算機的檢測下實現了無人化全自動生產。
廣東英紅農夫生態科技茶葉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超:
我們是60萬斤年產能的茶企
因為它是全智能全自動的設備
整個生產線
不管是從衛生還有標準
各方面都會有更高的要求
英德紅茶名聲在外,這一片片“小綠葉”已經成為幫助村民致富的“小金葉”。據統計,2022年英德新增茶園種植面積4800畝,綜合產值超60億元,以英德紅茶為代表的清遠五大百億農業產業增收達10%,成為了英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踐行“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有力抓手。
清遠英德市委書記 張楊彬:
我們將圍繞
“一核一區兩中心”城市發展布局
和各鎮街的功能定位
因地制宜培育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
推動新型城鎮化的建設
增強城鎮輻射帶動能力
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英德紅茶以品牌打造為抓手,闖出了一條百億農業產業發展的奮進路。但產業發展不僅要走出去,更要引進來。
惠州博羅
在惠州博羅的石灣智能裝備產業園,工人們在生產車間緊張有序地忙碌著。這個總投資超百億的產業龍頭項目,半年內實現從洽談到落地,5個月完成投產,這也開創了惠州百億級項目落地的最快速度。
正威(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博羅項目總裁
唐毅輝:
。ㄎ覀儯﹣聿┝_投資之后
上下游(企業)主動要求
也希望能夠來博羅投資
我們本身的這兩條設備
彌補了大灣區
甚至是廣東
甚至是華南地區
高要求的產品的設備(的空白)
項目引進來,服務緊跟上,為了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博羅投資,當地還專門成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以主動作為靠前服務的態度得到了落地企業的一致好評。
茂碩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潘曉平:
我們從選址到設立
到整體運營各方面
。ó數卣┗旧
可以做到貼身服務
我們有什么問題都能悉數解決
包括我們在深圳
能夠享受到的一些政策
惠州都可以得到一些對標的政策
惠州市博羅縣科技工業與信息化局副局長
羅藝卓:
我們每個月
會針對我們的一些重點企業
去組織召開“企業直通車”的會議
每一次的會議
我們都會形成會議紀要
同時收集到的問題
我們限時要求職能部門
去進行一個解決
區域發展不協調是廣東基本省情,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為進一步縮小粵東西北與珠三角發展差距,今年3月,廣東公布《關于推動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若干措施》,再掀產業有序轉移熱潮。
梅州豐順
在廣州海珠(豐順)產業轉移園,升級改造工程現場正熱火朝天。園區水、電、路及公共服務配套等短板正在日益改善。豐順縣正以產業轉移園建設為契機,錨定裝備制造、食品加工及制造的產業定位,統籌推進三大產業平臺建設,吸引更多優質產業落地。
梅州市豐順縣廣東豐順經濟開發區副主任
馬揚敢:
我們將聚焦產業發展
和招商引資職責使命
持續加大園區建設力度
扎扎實實推進標準化廠房
和園區配套建設
為項目招引落地
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好保障
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598元;城鄉居民收入比降至2.41:1,城鄉發展差距進一步縮小。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至74.79%,一批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涌現。廣東不斷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邁進,一曲協調發展的“協奏曲”,正在廣東大地奏響。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所長
周燦芳:
投入和政策傾斜的支持的重點
應該會在粵東西北
我們粵東西北57個縣里面
占80%的這些偏薄弱的縣
它的內生動力自己要激發起來
那珠三角這些比較強的縣區
它發揮的作用應該就是一種
結對共建互促共贏的一種幫扶
這樣子
“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實際上就覆蓋了整個體系
那這樣一體化推進
我覺得對于我們整個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是非常有意義的